“我就是喜欢找个年轻的美男子,享受一段久违的爱情。”
陈大妈,今年66岁,想通过老年相亲节目,找一位老伴,共度余生。
【资料图】
对老伴,陈大妈唯一的要求,就是要长得好看,陈大妈喜欢“来电”的感觉!
红娘安排了邹大爷来相亲。
碰头时,陈大妈一听人家64岁,完全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,全程耷拉着脸。
结果人家也嫌弃她长得老,陈大妈却心疼他眼神不好。
陈大妈说了,虽然她60多岁了,但依旧有颗45岁的心。
最后,陈大妈匆匆打了个招呼,就继续寻找她的美男子去了。
你大妈还是你大妈,眼光就是不错……
这年头,世道真的变了,年轻人不流行相亲了,老年人相亲才是王道。
老年人相亲,能说的、不能说的、该被消音处理的,全都一吐为快,信息量巨大。
不得不说,还是大爷、大妈们猛啊,尔等凡人自叹不如……
最近,老年相亲节目《缘来不晚》火了,一出场就吊打各大年轻恋综。
50岁的龙叔来找对象,一上台直接跳过前戏,使出了钞能力:
“我一年挣五六十万,谁要跟我走,我赏钱十万,你说要哪旮旯地儿,我给你买楼!”
画大饼充饥谁不会,大妈们活了大半辈子,什么口味的大饼没吃过?
为表诚意,龙叔人狠话不多,从兜里掏出一大把钞票。
要说真诚是必杀技,见到龙叔货真价实的“诚意”后,场上的女嘉宾们疯狂心动。
当然,大妈们主要看中了龙叔的“心灵美”,没有别的意思。
龙叔只求一段简单又纯粹的爱情,但他的要求一点也不简单。
姐弟恋不行,身体有缺陷不接受,身材走样的不要。
言简意赅地说,就是想找个年轻、身体好的……
与养猪大户的龙叔相比,70岁的李富贵大爷更是人如其名,富得流油。
200多套衣服、6个衣柜、退休金一个月23000元,李大爷还有个隐藏身份“包租公”,名下有14套房出租。
择偶标准非常“朴实无华”,不介意年龄,重在眼缘,他这一说,全场沸腾。
也许考虑到竞争太激烈,李大爷特意放宽要求,年龄在35岁到55岁之间,择“新”录取,毕竟自己接受新事物比较快。
大爷们忙着“炫富招亲”,大妈们忙着“坐地起价”。
面对71岁的郭永春大爷,李大妈一上来就问,如果两人处对象了,以后每个月能给她多少零花钱。
郭大爷承诺一个月给1000元,李大妈一听这数字,有点绷不住了,直言说太少了,起码得2000元。
郭大爷掐指一算,日常开销全由他个人负担之外,若一个月给2000元,他养老的时候得喝西北风。
最后,看在都是老人的份上,李大妈给他打个折,一口价一年两万。
郭大爷不同意,他再退一步,一年给一万六。
他表明这是最后的底线,行就处,不行拉倒。
在谈婚论“价”上,68岁的梁泽军更是被杨云平上了一课。
梁泽军尴尬地表示,自己的头顶已经一毛不剩,希望杨大妈别介意。
杨大妈说,没头发不要紧,内涵足够丰富就好。
日后在一起了,梁泽军的钱就是她的钱,工资卡得上交,她的钱得自己留着。
梁大爷也是有大智慧的人,他给杨大妈点拨一二,两个人要想过得久,首先就要和谐,而和谐的第一要义就是平等。
说人话就是,我出钱,你也要出钱,不能逮着我一个人的毛薅。
显然,这番平等言论,杨大妈是不接受的,最后两人不欢而散。
而52岁的张大姐,更是直接,坦言自己年轻、貌美、身体好、会唱歌、会跳舞,还能烧得一手好菜。
希望对方有钱、长得帅,还能给自己买个300多万的大别墅。
红娘听了都摇头,对面的大叔气得青筋直冒,硬气地反问:“你没睡醒吧?”
年轻人相亲,谈及经济条件,如同过山路十八弯,不停迂回,死要面子。
而老年人谈婚论嫁,人老话不多,直接单刀直入。
你一个月多少钱工资?你有几套房?你有职工医保吗?结婚后生活费谁出?
彩礼给多少钱?给买“三金”吗?老头一个月能给我存多少钱?
“钱钱钱”,是老年人相亲时,第一个考虑的问题。
谈钱伤感情,但没有感情基础的他们,只能谈钱,否则伤的是自己的后半生。
他们要的不仅仅是陪伴,还要有经济保障。
在老年人的眼里,谈“钱”不丢人!
不过,有些老年人比较有远见。
他们觉得票子、房子都是虚的,图钱图房图社保,不如图老伴儿身体好。
62岁的王富香大妈开门见山,自己就想找个小的,年纪无下限,越小越好。
鉴于家族有长寿基因,王富香有十足把握,自己还能再活三十几年,她想再多享受一回年轻人的荷尔蒙。
她有房子、退休金,生病了有大市医保,不需要未来的一半出一分钱,只要够年轻,身体棒,一切好说。
第一次见到52岁的关文有大爷,王大妈立马表达了对他的欣赏,一番夸奖说得关文有如沐春风。
“我活了这么久,第一次遇到第一个这么认可我的,大姐你就是我的知音!”
结果,一听大姐的年龄,关大叔蔫儿了。
王大妈实在太大了,大自己10岁,关大叔觉得这个知音不要也罢,委婉表示祝福。
被关老弟拒绝,王大妈真替他惋惜,像她这么好的条件,他打着灯笼也找不着。
“我要求不高,只要皮肤白点的,脸圆点的,身材胖点的,年龄小点的,好看点的。”
这是65岁许大爷的相亲择偶标准。
59岁的陈大妈一听,寻思这说的不就是自己吗,立马约见了许大爷。
结果,陈大爷一见她,爱在心口难开,委婉拒绝了她。
他觉得陈大妈长得不白也不胖,至少得像贾玲那么胖,才能“胖得他心”。
60岁的张大妈身材苗条、气质非凡,要钱有钱,要房有房,就缺个年轻的小男友伺候自己。
别人喷她老牛吃嫩草,她就不服了。
70岁老头能找四五十岁的,同理,60岁的老太太也能找三四十岁的。
当然,有些大爷大妈,没把年龄卡得太死,只要证明身体好,多少岁都无所谓。
身体好不好,体检报告见分晓,拿体检报告来面试,面试通过再谈感情。
三高只要有一高,免谈慢走不送。
68岁的张凤林就因为“身体还可以”,差点错失了择偶权。
宋大爷想要身体倍儿棒的老伴,毕竟他今年71岁,没有一项指标不正常,身体比年轻人还要好。
为什么老年人对另一半的身体有这么高的要求?
这些人当中,有照顾了老伴大半辈子的大妈,她们不想在有限的人生中,还要干伺候人的活。
如果可以,她们希望别人伺候自己,能把自己宠成上帝,把自己捧成公主。
而大爷们更是直接,他们晚年最大的诉求就是,找个身体好的老伴伺候自己。
最好是先把自己伺候死了,至于对方以后怎么办,那是另说。
他们不需要对方提供多余的情绪价值,只期望对方来点实用价值。
当然,他们还想趁着体力充足,再次感受一下“怒放的生命”。
79岁的陈江大爷,相亲路实在太坎坷了,见了好几个大妈,大多都是他不稀罕人家。
因为他除了外在的,还很注重夫妻生活的“质量”。.
为了证明自己有实力提这个要求,陈大爷现场给大家举哑铃,保证自己举得起来。
王大妈一见陈大爷那浓缩的个子,猜测他身体不太好,马上跟他掰手腕测一测虚实。
小热身过后,陈大爷切入正题,询问待月黑风高之时,两人能不能一起探讨“哲学问题”。
瞅着大爷害羞劲儿,王大妈洒脱回应:
行啊,但她表示由于多年没有实战经验,她对自己的需求不太了解。
有王大妈这句话,陈大爷心里就踏实了,两人顺利相亲成功。
在这方面,有人欢喜就有人愁。
64岁的李永志跟前妻夫妻生活不太和谐,两人离婚十几年了,他还是想寻个能够进行深入交流的伴儿。
付大姐一听,答案全写在脸上了,“我不行,我不能满足你,你得再另选。”
有的大爷激情开麦,称爱情不重要,“合得来就行”。
北京菖蒲河公园的VIP胡师傅,更是雄风不减当年。
他能想到最浪漫的事,就是跟对象在大栅栏电影院,做一些“只可意会、难以言传”的事。
这番言论一出,胡师傅立即被推上风口浪尖,网友大骂臭不要脸的,一天天脑子里净想这些不正经的事儿。
很多人认为,老年人有生理需求,不仅是一件上不了台面的事,更是新鲜的事。
在他们的预定逻辑中,人一旦老了,自然生理冲动就会降低。
性社会学家潘绥铭曾对老年人的“运动次数”做了个长达15年的调查,数据令人咋舌。
结果显示,每月不到一次的老年人,从66%降至47%;每个月还能忙碌一两次的,直接上升14%;每星期在床上多次消耗精力的老年人,增加了5个百分点。
也就是说,性欲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,两者之间并没有很大关系。
但儿女们一听到父母要相亲,就立马头脑风暴,老了还馋那回事,“老不正经”。
大多数传统老人,碍于社会压力,也只能继续在晚辈面前,维持一个老年人该有的形象。
但长期假装无性,无处安放的欲望不会消失,反而会愈演愈烈。
其实,老年人的“性需求”并不丢人,这不过是作为一个人基本的生理需要。
这不该是个“难言之隐”。
除了生活中通过红娘找老伴,许多老年人也玩起了网恋。
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屏幕那边的老伴,可能就是一个抠脚大汉。
2021年3月,54岁的杨大爷在网上认识了阿丽,阿丽非常自来熟,一上来就喊老公。
一口“老公”,喊得杨大爷找不到北。
杨大爷逐渐在一口口“老公”中,迷失了自我,心甘情愿掏出6万元,为阿丽冲了一波业绩。
直到被阿丽拉黑,杨大爷才知道自己上了当。
有些骗子直接在公园相亲角支个摊子,挖掘“有潜质的韭菜”。
忽悠老人交费入会,承诺一旦入会,漂亮小姑娘、精壮小伙,任君挑选。
老人一听,这钱不交,更待何时,马上掏钱买单,等着组织分配优质对象。
结果,钱交出去了,靓大妈、帅老头一直没有着落,打电话催发货,无人接听。
得手后,人家早踩着风火轮跑路了,赶着收割下一波成熟的韭菜。
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后,大爷大妈也学聪明了,谨记眼见为实,没有见到真人,一律按骗子处理。
大爷大妈智商提升了几个档次,逼得骗子们绞尽脑汁,研究新花样。
直播带货已经是小儿科了,现在有人搞起了直播间相亲。
他们找了一批漂亮年轻的大妈站台,老大爷要是对女嘉宾有感觉,得先表示一下,送点礼物博美人一笑。
这时,他们再雇个群众演员,假意在直播间跟老大爷抢人。
这么一整,大多人的胜负欲就被激发了。
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要飞走了,大爷们只能继续送礼物,企图留住美人匆忙的脚步。
最后,牵手成功了,还得再刷点礼物,才能换取美人的联系方式。
一套程序走下来,美人的小手还没牵到,大爷的钱包就被掏空了。
可是,即使知道这是骗局,老人们仍心甘情愿被骗,只为了从骗子身上找回自身的价值。
“骗子比我儿子强多了,他一听到我声音都嫌我烦。”
骗子磨刀霍霍向猪羊,招数越来越新,根本防不胜防,老人们一不小心掉入陷阱,情有可原。
然而,令人感到心酸的是,有太多人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,就为了赌一把。
为了得到片刻的嘘寒问暖,他们决定投注所有的筹码,就算被当成待宰的肥羊,也无怨无悔。
他们不是傻,只是太害怕一个人了。
结婚率降低、老龄化加速,这都是我们如今绕不开的话题。
据了解,十四五时期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再一次刷新新高,预计十年后,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。
然而,如今解决老龄化问题,过于集中在提高结婚率、生育率,反而忽略了老年人的幸福。
年轻人都在拼命往前跑,追赶新鲜事物,而老人们开始默默走向生命的终点。
这是一场孤独的赴死,也是无法逆转的苦难。
74岁的崔大爷,照顾了脑梗的老伴五年,每天喂两次果汁、三餐不落,老伴还是走了。
老伴走了23天,他就忍不住了,觉得太孤独了,度日如年,恨不得随老伴一起去了。
金大妈丧夫23年,非常能理解崔大爷,“23天的孤独和23年,都是一样的。”
我们常感叹,没干什么事,这一天就过去了,可独居老人能明显感受到时间的流逝。
阳台养的花又掉了一朵,今天起床感觉,膝盖骨的刺痛又多了几分。
跟尚在世的老朋友聊天,发现他们已经在为自己准备后事……
与其说是相亲,不如说是一群被遗忘的老人,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罢了。
活到这种岁数了,他们也不奢望太多,就想找个伴儿一起消磨漫长的时间。
他们可以大大方方谈论彩礼、家产,甚至是生理需求,不是他们脸皮厚,恰恰是因为他们太自卑了。
以大声高呼自己的需求,来掩盖自己多年的自卑与缺爱。
他们企图从社会、儿女身上找回自身的价值,找回爱与被爱的资格。
但绝望地发现,社会已经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,早就忘记他们了,儿女也无暇顾及他们。
找个人搭伴过日子,是他们最无奈的一条路。
大家过度关注他们的年龄,却忘了老年人也是个人。
不管多老,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权利,这是赋予人的七情六欲。
只愿当下,不论是谁,都能像个人一样活着,然后好好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