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过去的端午,5万球迷从全国各地而来,在一个小村庄聚集。
【资料图】
“村超”,无疑是这个夏天除了“阿根廷中国行”外最热血的体育赛事。你很难想象,一个村里的球场,再加上几十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球员,竟然能够上演“50米世界波”“右脚空中停球,左脚倒挂金钩”的场面,点燃数万人的激情和热血。
能够让观众自动忽略掉硬件不足的魔法,大概叫“快乐”。
这种纯粹的快乐不只在“村超”,在中国的乡村里,藏着1万个“大空翼”。
今年6月26日,B站迎来了自己的14周年庆,并举办一场线上直播活动。在B站的14周年直播中,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给大家分享了过去一年中B站公益事业的发展。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,今年B站在云南大理宾川县宾居华侨农场成立的一所“哔哩哔哩足球小学”。
B站迎来了14周年庆。
这所小学以足球命名,只有200多名学生,却拥有一支省级比赛的女足冠军队。
这里不是“体校”,孩子们的热爱与成绩无关,完全源自氛围。他们的父辈在田野中踢球长大,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便爱上了足球。这里没有强迫式的训练,每晚6点,放学的孩子们会自发地来到学校的足球场迎着夕阳奔跑踢球,不到天黑不回家。
这是B站从2019年来援建的第六所哔哩哔哩小学,我愿称之为最热血的一所。
在普通人的想象中,乡村生活或许只是单调的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,但“哔哩哔哩足球小学”的学生则不同,在课余生活中,他们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投入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,每一个热爱奔跑的孩子都被太阳晒出了健康的小麦肤色。
足球,是他们日常的一部分。
足球,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(图/哔哩哔哩@up李旎CarlyLee)
李旎在演讲中提到,建设这所学校的原因很简单,孩子们踢足球,是因喜爱而投入的,就像B站上的用户与UP主一样,也是因为喜欢而聚集在一起,“这样的事情,每天都在B站上看到”。
归国侨民
和一块永远年轻的球场
故事的开头,要追溯到半个世纪前。
70年代末,东南亚多个国家掀起了“排华”浪潮,大量华侨回到了祖国定居,国内涌现出一大批用于安置华侨的“华侨农场”。
彼时,农场接纳的不只是海外侨民,同时还有他们从外带回的足球文化。此后数十年,足球成为了农场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,代代相传。
哔哩哔哩足球小学,就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的宾居华侨农场。
哔哩哔哩足球小学。(图/哔哩哔哩@up李旎CarlyLee)
现在小学的义务教练杨志坚,就是在这所小学长大。在他的记忆里,学会踢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,“从小就看着比自己大的孩子在田里玩,无论男女老少,大家有个球就开踢”。
那时候没有球场,大伙就在农忙后,要么光着脚丫,要么穿着凉鞋,在收过麦子的田里疯跑。
“我们也不讲究什么规则,没有正经专业的足球,我们就拿家里的旧衣服、破麻袋这类皮质的东西来自己做足球,大家踢得也很开心。”
那一代人爱上足球,不是通过电视,而是实实在在地通过奔跑爱上。
尽管已经毕业几十年,杨教练的微信头像仍然是自己20岁时站在球门前跳跃扑救的样子。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这是离开家乡数十年的杨教练,选择在知天命的年纪回到家乡,完全免费为孩子们提供专业足球训练的原因。
学校有一块老球场,是50年前全村人自发来学校建设的。
2018年以前,孩子们都是在泥土地上踢球。后来球场有了草皮,随之而来的是修剪问题。草坪只能人工修剪,但就像50年前村里人一起建造球场一样,现在这块草皮的维护也是由村里人自发修剪。
在农闲时,经常能看到村民在修剪草坪,用矿泉水瓶包住围栏上的尖柱。这块老球场,因为一代代人的奔跑和热爱,始终年轻。
上一辈人对于足球的热爱,自然而然地被延续到了这一代人身上。
热爱在延续。(图/哔哩哔哩@up李旎CarlyLee)
每天放学后,球场上都会聚集起自发而来的学生,场边就坐着他们的家长或者附近的居民。学校一打比赛,全村都会搬着板凳过来看。
这里的人们,无论男女老少,对于足球的爱纯粹又炽热。
在足球小学,校长和老师管理学生的一大必杀技是“停训”,一旦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不佳或者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好,那么科任老师就会和教练作出“停训”的决定。
三年级的杨志宇被停训过10天。那10天,杨志宇看见球场上伙伴在奔跑,自己在场边眼巴巴地“心痒痒”。
“感觉特别懊悔,只能在那些天加倍努力,把落下的功课赶快补回来,然后早点重返球场。”提到那次“停训”,他依然心有戚戚,从那以后,杨志宇再也没有发生过因为表现不佳而被“停训”的事。
“停训”成为孩子们在学校里最怕的事,归根结底在于足球已经成为孩子们成长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,它代表了日常生活本身。
甚至当我们去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踢球的时候,他都说不出一个十分具体的原因,也许是因为帅气,也许是因为友谊,但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原因——快乐。
在不影响正常课程安排的时间段,学校还会组织大家一起看球赛,那种快活热络的氛围,是这所小学的宝藏。
代代相传的足球土壤,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靠砸钱来堆叠速成的奢侈品。
“射门时,脚要绷紧”
“射门时,脚要绷紧。”
“比赛要有身体对抗,不要怕球。”
“只有站在足球场上,你才知道汗水淋漓的感觉。”
“怎样尊重自己的队友,怎样尊重自己的对手?”
在哔哩哔哩足球小学里,有一面斑驳的墙,一开始是毕业生在临别前写下对学弟学妹的寄语,到现在已经成为全校学生共享的足球“武林秘籍”,是球员每天在场上奔跑都会看见的“精神纲领”。
墙壁上的足球“武林秘籍”。
校长何国成说,这面墙已经存在10多年,一届一届学生在上面书写,字迹被覆盖掉了一层又一层。全部是学生自发参与,是这所学校特殊的“校园文化”。
比起什么人生大道理,墙上的话更像是毕了业的老队员用亲身经历来提醒下一届队员,你该如何热爱、如何奔跑。
特殊的“校园文化”。
有一位同学在墙上写:“人生就是一场球赛,你要做的是努力射门。”我们不知道他写下这句话时的心境,但可以确认的是,足球显然已经成为这些孩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甚至是某种精神指引。
足球,也是精神指引。
但坦率地说,学校面临很多现实问题。
比如学校资金难以撑起更多生源,导致参赛球员人数很被动,杨教练每一次带队参赛,在队员组合上都抓破了头。
再比如专业指导的匮乏,即便算上义务来训练孩子的杨教练和校长,教练团也只有4人,而且平均年龄超过50岁。导致目前孩子只能按照大概的年龄段划分,进行统一训练,而无法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。
在杨教练的理想状态下,孩子们一年大概要参加90场比赛才能从竞技中获得一个好的状态,而现在孩子们最好也只能达到一年30场。
一方面,是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比赛可以参与。而另一方面,是更为现实的资金问题,参加比赛都需要家长和教练自费,对于一些家庭来说,这也是一道门槛。
还有一些稀碎的支出,按照杨教练的话来说,就是“小账经不起细算”,比如孩子们训练一年要报废个七八双球鞋,这些零零碎碎的费用,加起来也是不小的压力。
放眼望去全是困难,但孩子们因热爱而勇敢。在足球墙的角落,写着:“宾农宾农(足球小学原称),勇者无敌!”
一届届学生传承下来的勇者精神,让这所乡村小学的球队,多次冲进了州级、省级赛事的“决赛圈”,女足队更是拿下了今年的全省冠军。
热爱和快乐,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催化剂。(图/《放牛班的春天》)
学校和B站的良苦用心也的确得到了回报,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体检,通过体检可以非常明显看出,经常踢球的孩子身体素质更好,“最起码爱踢球的孩子一个近视的都没有”。
更具现实意义的是,这份纯粹的热爱为孩子们的未来挣得了更多可能,“很多毕业的孩子,因为球踢得好,升学的时候就被大理市最好的几所初中、高中录取了”。
热爱为孩子们带来的礼物,不光是快乐的青春,同时也打开了一条新的上升通道。
一直以来,我们都说“快乐的人先享受世界”,然而这种快乐是需要保护的。听说了孩子们的故事以后,杨教练以前认识的一位国安球迷非常感动,自发众筹寄来了训练器材,还交给杨教练两件球衣,希望奖励给当年的MVP球员,让他们更有动力踢球。
但这样的民间力量对于200多名孩子和学校来说仍然不够,这时便需要更有力量的企业或组织介入。
当足球小学接触到了B站,二者一拍即合,于是便有了今天的“哔哩哔哩足球小学”。
就像校长所说的那样,学校和B站的相遇,是“纯粹遇上了纯粹”。学校里的孩子因为对足球的热爱而聚在一起,B站上的用户也因为兴趣和爱好而相聚。
在主流语境都关注分数和升学率,孩子们都埋头题海奋战时,哔哩哔哩足球小学的孩子“独辟蹊径”走出了快乐的成长之路。他们用热爱,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人生可能,这是奢侈,也是难得。
这份热爱和快乐,值得保护。
孩子们的热爱值得守护。(图/哔哩哔哩@up李旎CarlyLee)
近两年来,B站一直在通过切实的公益行动来守护孩子们的“热爱自由”。譬如两年前B站设立的“哔哩哔哩快乐奖学金”,用户在获奖UP稿件中发送的每一句“哈哈哈”,都会转化成快乐奖学金,为山区的孩子带来了一点切实的快乐。
到了今年,在哔哩哔哩十四周年直播中,李旎宣布,未来B站将为哔哩哔哩足球小学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硬件、教练师资、比赛资源、优胜奖金等的支持。
也许在未来,孩子们脚下的草坪、身上的球衣、比赛的奖金,都来源于用户每次观看B站内容时那一瞬间的快乐。
这所有的一切,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无忧无虑地坚持自我的热爱。每一份因热爱而产生的快乐都值得我们保护,它不仅是联结人与人的纽带,也能够成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。
荣誉墙上收获满满。(图/哔哩哔哩@up李旎CarlyLee)
联结你我的纽带,是快乐
学校的校训是“做好人,读好书,踢好球”,足球排在最后,并不意味着踢球不重要。
在校长和教练团眼中,足球只是教育的手段之一,关键还是“育人”。
哔哩哔哩足球小学校训。(图/哔哩哔哩@up李旎CarlyLee)
“90年代的时候,农场踢球的传统一度荒废了,因为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在抓文化课成绩”。文化课固然重要,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何校长还是希望孩子们不要成为只埋头书本的学习机器,而是成为一个健全、健康的人。
在教学身份之外,校长和教练都是土生土长、在农场长大的农民,都是40年前在球场上撒欢的孩子,足球让他们走出家乡,成为更好的大人。
所以他们深知热爱的力量,因此他们愿意和B站一同自发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坚持守护孩子们的球场。
他们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踢好足球,强健体魄、坚韧敏捷、懂得协作,能享受竞技的快乐,也拥有接纳失败的勇气。
“之前有两次比赛输掉了,说实话,当时不光是孩子在场边抱头痛哭,教练团也抱着孩子一起痛哭。付出了那么多、参与了那么多、准备了那么多,但最后还是失败了,那种心情是非常难过的。但我们可以接受所谓的失败,因为这是足球的一部分。”
胜不骄、败不馁,在仅有一次、无法重来的青春中,能够找到自身热爱所在,和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挥洒汗水和青春,是孩子们的幸运。
这种热爱的力量会陪伴他们一生,就像《放牛班的春天》中那群被音乐改变的孩子一样,发自真心的热爱和快乐,会成为孩子们成长最好的催化剂。